研究成果!“无法复原的碳”将决定未来的气候


 森林和湿地等自然生态系统可以固存大气中的碳,帮助减缓气候变化。近日,保护国际基金会(CI)的一项突破性研究揭示,有一些自然生态系统内固存的碳尤为重要,一旦自然生态系统被破坏,基本无法修复至原貌,而固存在这些自然生态系统当中的碳一旦释放到大气中,将无法在2050年前回到原本所在的地域里。科学家们将其称之为“无法复原的碳”(Irrecoverable Carbon)。

保护国际基金会(CI)于2021年11月18日发布的一项最新研究成果表明,地球上50%的“无法复原的碳”被固存在仅占全球3.3%的土地上,相当于2020年全球化石燃料排放总量的15倍。这些土地必须得到有效保护,防止受到包括农业、水产养殖业等人类活动以及森林火灾、干旱等自然灾害带来的影响。

“无法复原的碳”在哪里?


“无法复原的碳”全球分布图

由保护国际基金会(CI)牵头,并汇聚了该领域全球顶尖科学家的科研团队,对全球范围内的“无法复原的碳”进行了潜力评估,识别出了这些地块的分布情况、受人类活动影响程度、以及失去后再复原的时间成本。科学家们制作了一个“无法复原的碳”的全球分布地图,以及各区域及国家分布情况地图。更多细节,可通过访问保护国际基金会(CI)“无法复原的碳”网站页面内进行交互式查询https://www.conservation.org/projects/irrecoverable-carbon。从全球来看,75%“无法复原的碳”主要被固存在红树林(Mangroves)、泥炭地(Peatlands)、原始森林和沼泽地(old-growth forests and marshes)中。目前,全球“无法复原的碳”的土地,有23%位于自然保护地范围内、34%由原住民和当地社区管理。

热带地区森林 © TROND LARSEN

红树林 © 保护国际基金会

泥炭地 © KERBLA EDZERDLA

此外,当科学家们将“无法复原的碳”分布数据与全球生物多样性数据进行对照分析时发现,“双重不可替代的”区域主要位于热带地区。研究表明,占全球仅14%的土地不仅固存了75%“无法复原的碳”,还为91%的陆地脊椎动物物种提供了栖息地。保护国际基金会(CI)摩尔科学中心科学家Monica Noon表示:“我们通过研究发现,只要保护相对较小的面积就可以防止“无法复原的碳”释放到大气中,各国应调动资源保护这些区域,实现气候、生物多样性以及人类福祉等多重效益。政府也需要在设立新的自然保护地、提升现有自然保护地管理成效时对这些问题进行战略考量。”

如何保护“无法复原的碳”?

Monica Noon说,除了建立新的自然保护地,原住民在保护中发挥的作用也至关重要。她表示,从全球来看,原住民都是当地自然生态系统的最佳管理者,在他们管理下的土地一般较少出现物种减少和污染的问题,充分发挥原住民的作用也是保护全球自然生态系统以及其固存的碳的重大举措。目前,有三分之一的“无法复原的碳”(470亿公吨)被固存于原住民和当地社区管理的自然生态系统中。不过原住民和当地社区管理也不足以保证“无法复原的碳”就能够得到全面保护。

保护国际基金会(CI)全球自然应对气候变化中心气候保护总监Allie Goldstein表示,一些社区也需要发展,而他们往往缺乏资源和驱动力,能让他们不去把森林开发成农场或者采矿场。这时便需要政府为原住民和当地社区提供更多的支持,认可原住民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重要作用,提升他们的保护意识。她表示,为了实现气候和生物多样性目标,各国可以采取的重大举措还包括:重点加大对固存着“无法复原的碳”的土地的保护,支持以原住民和当地社区为主体的保护措施。


当全球领导人汇聚一堂探讨30x30目标时,这项在生物多样性大会和气候大会后发布的研究意义重大,可帮助各国政府重点保护对气候和生物多样性都至关重要的自然生态系统。


编译:谢笑笑

审校:张诚

 

媒体垂询:

邮箱:ci-china@conservation.org

抄送 xxie@conservation.org

电话:010 – 85236500


/关于保护国际基金会(CI)/

保护国际基金会(CI)成立于1987年,总部位于美国阿灵顿,与全球2,000多个合作伙伴建立了合作关系。30多年来,我们通过开展科学研究及政策倡导等方法与政府、社区和企业合作,帮助并支持了77个国家的1,200多个自然保护地及保护项目,保护了超过6.01亿公顷的土地、海洋和沿海地区。我们一直以来的使命是:为人类的福祉持久保护自然。2002年,保护国际开始在中国开展自然保护工作, 目前在北京设代表处,同时在成都、南昌、广州设有野外项目团队。我们秉承科学,注重与各级政府、企业、科研院校以及社区开展合作,在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实施具有示范意义的项目,同时致力于推动政策倡导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可持续发展。



为了人类福祉

持久保护自然

人类的繁荣需要大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