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龟保护项目

       

背景

海龟是一类古老而神奇的大型海洋爬行动物,不仅对保持海洋生态平衡有着重要作用,还是海洋生态健康评价的指示性物种之一。全球现存的7种海龟(绿海龟Chelonia mydas、玳瑁Eretmochelys imbricata、棱皮龟Dermochelys coriacea、蠵龟Caretta caretta、丽龟Lepidochelys olivacea、肯氏龟Lepidochelys kempii、平背海龟Natator depressus),除平背海龟外,均处于濒临灭绝的境地,属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简称华盛顿公约,CITES)附录I的物种。其中绿海龟、玳瑁、棱皮龟、蠵龟和丽龟在我国沿海均有分布的记录,目前却只有绿海龟还偶有报道出现。海龟现面临的主要威胁包括捕鱼器械造成的意外伤害、海滩产卵孵化场的破坏、非法捕猎以及气候变暖等。

与恐龙同时代的绿海龟,因身上肌肉、脂肪和软骨为绿色而得名。绿海龟常年生活在海洋中,但一到繁殖季节,便会回到它出生的沙滩上产卵以繁育后代,呈现其独特的生活习性。而利用卫星追踪、植入芯片等方式对绿海龟的洄游线路进行研究,能有效掌握绿海龟的生活习性和活动规律,从而为保护绿海龟的关键栖息地、产卵场和洄游廊道制定有效的保护措施提供科学依据,进而推动绿海龟保护。

我们的目标

应用卫星遥感技术追踪南中国海绿海龟的洄游路径、觅食、产卵和活动场所,并对获得的洄游路线和环境参数进行分析与研究,为保护绿海龟栖息地的生存环境和制定有效保护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我们的行动

  • 召开国际研讨会

  • 邀请中外海龟保护专家参加并主办中国绿海龟保护国际研讨会,通过中外海龟保护经验交流,探索中国绿海龟保护的国际合作方案,促进海龟洄游路线上的海洋景观保护区域的规划和建立。

  • 亚成体绿海龟放流

  • 与广东惠东港口海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合作,选取2只人工繁育成功的亚成体绿海龟,安装卫星追踪器,在广东惠东海龟湾放生,通过卫星遥感技术搜集数据并分析,来确定人工繁育的绿海龟洄游路线及相关路线上的环境参数。

       

我们的成果

  • 完成我国第一次对广东惠东港口海龟国家级保护区人工繁育的亚成体绿海龟的卫星跟踪研究;

  • 大致掌握了2只放流绿海龟的洄游路径图,其中1号海龟的信号在二周后于放流附近的汕尾市海域消失,2号海龟的信号于1个月后在台湾花莲地区消失。

我们的计划

南中国海海龟放流

与相关部门合作,于2014-2015年继续在南中国海开展海龟定位追踪工作,收集中国沿海海龟(主要为绿海龟)洄游路径、产卵场等重要信息,并为下一步制定海龟保护方案及设计海洋景观区项目提供科学数据支持。